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精神疾病,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其临床表现多样,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功能影响显著。
1、症状表现:
双相情感障碍包含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两种极端情绪状态,躁狂发作时,患者情绪高涨、兴奋、冲动、自信,表现为言语增多、思维奔逸、活动增加,可能伴有睡眠需求减少、自我评价过高,甚至出现鲁莽行为,如过度消费、不理智投资等。抑郁发作时,则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患者常感到绝望、无助、自责,可能出现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时会有自杀念头或行为。
2、病因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神经生物学及心理社会因素均被认为与其发病相关。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若家族中有双相障碍患者,亲属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神经生物学方面,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可能是引发症状的原因之一。心理社会因素如长期压力、重大生活事件等,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3、疾病类型: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分为双相障碍Ⅰ型、双相障碍Ⅱ型和环性心境障碍。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至少经历过一次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至少出现一次轻躁狂发作和一次抑郁发作,但不符合躁狂或混合发作的诊断标准;环性心境障碍患者长期存在心境不稳定,表现为大量轻躁狂期和抑郁期,但未达到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4、诊断与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需结合症状特征、病程特征及专业精神检查,并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等;心理治疗则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应对情绪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同时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诱发因素,定期复诊,严格按照医嘱服药。
双相情感障碍虽给患者带来巨大挑战,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应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消除歧视,为患者营造一个支持与包容的环境。
双相情感障碍就诊什么科室
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大型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配备专业精神科医生,可对双相情感障碍进行初步诊断与药物治疗。通过问诊、心理测评等方式评估病情,开具情绪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等,并提供复诊调整方案,适合病情较轻或需常规治疗的患者。精神专科医院心境障碍科:精神专科医院设有专门的心境障碍科,专注于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诊疗。科室专家经验丰富,除药物治疗外,还开展系统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能更精准地根据患者不同发作阶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神卫生科可对已确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随访管理,监督药物服用情况,开展康复指导。提供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协助患者融入社区生活,对病情稳定期患者进行日常管理与干预。